《快乐大本营》停播了,一档二十多年的长青节目停得悄无声息。

新节目只有何炅一个正牌主持,其他一大串全是艺人嘉宾。
从1997年开始播了24年的《快乐大本营》,绝对是内地最资深最长寿名声最响亮的综艺节目,为什么结束得如此仓促,而且大家的反应也都比较平静,我关注的朋友们只有一个转发了相关消息,媒体的怀念文章也很少——这结局,只能用“惨淡”二字来形容了。
可以作为对比的是,开播12年的《康熙来了》要结束时,提前三个月就发出预告,然后做了好多期特别纪念节目,过往经常出现的嘉宾能上的都上了,观众和媒体的怀念文章也是一波接一波,最后以一期温馨催泪的康永熙娣床上对谈划上完美Ending。
这种长寿节目,都曾经是一代人成长过程中的精神陪伴,落幕时当然会让人无比怀念。
更何况《快乐大本营》这种超级长寿节目,影响的可不止一代,80后、90后、00后都是看着它长大的啊,怎么就不能风风光光地结束呢?
何炅是那么要强又爱热闹的一个人,虽然在新节目上还在以职业精神努力欢乐,但是心底里呢?有多少不舍,多少不甘?
我们只能看到的一点点蛛丝马迹是,芒果台跨年晚会上,零点钟声敲响后,何炅跨越了一众密密麻麻的人群,去拥抱了吴昕。估计情绪丰富的他眼里又含了泪吧。
45岁的时候他还感慨过自己和快本的缘分,结果2年后缘分就突然终结了。
现在内娱的很多事情信息都不透明,只能靠猜。
一年前何炅无意中在另外一个节目说漏嘴,用一种有点得意又傲娇的语气点评粉丝送的礼物,结果惹祸上身,被舆论大肆批评,酿成职业生涯最严重的一次危机。
现在看来,那件事就像一根导火索,导致了后续的一系列连带反应,快本和饭圈之间的各种阴暗关系由此都被扒了出来,吴昕和杜海涛把粉丝应援礼物拿到二手网站上卖,更是让“快乐家族”团队蒙羞。
后来上面要打击饭圈乱象,快本节目组一定是会承受不小压力的。更何况,在此之前,快本的收视率就已经一路下滑,在各种新形态的真人秀综艺包围和冲击之下,已经处在一个风雨飘摇的状态中了。这个时候,但凡有一点稻草落下来,都可能会压垮这只虚弱的骆驼,更不用说权力的打压了。
我还发现了一个挺有意思又很讽刺的结论。如果要给快本这24年的影响力画一条曲线,它的巅峰期应该是在2009年到2014年。让它走上巅峰的,有这么几期标志性的节目:
2009年8月,《一起来看流星雨》剧组登上快本,郑爽和张翰的互动引爆话题,让节目收视率创新高。
2013年11月,《爸爸去哪儿》第一季的爸爸们上了快本,首播观看人数近5000万,获得了“收看人数最多的电视综艺节目单集(现场观众参与录制)”吉尼斯世界纪录。
2014年5月,TFBOYS第一次上快本,正式宣告流量时代的来临。
但是你会发现,正是助快本走上巅峰的那些因素,后来导致了它的衰弱和毁灭。
让热播的真人秀综艺嘉宾上节目,看起来是双赢的事情,但其中的主次关系也很明显,《爸爸去哪儿》这样的真人秀当然是“主”,《快乐大本营》也就成了“次”,成了为他人做嫁衣的宣传工具。当耗费巨大资源也更吸引人的真人秀越来越多,《快乐大本营》也就越来越要靠边站了——这叫鸠占鹊巢。
让流量明星上节目,看起来可以利用流量,圈粉固粉,让饭圈自发组织起来帮节目传播,但副作用就是观众趋于低龄化,只能吸引到一部分中学生,而流失掉更广大的观众群。于是快本最后这几年完全成了一个饭圈内部自嗨的节目,路人缘几乎丧失殆尽,饭圈乱象的侵入更为节目敲响了最后的丧钟——这叫引火烧身。
快本停播的消息出来后群众反应冷淡,也与上述原因有关。因为绝大多数观众,哪怕小时候曾经那么爱看《快乐大本营》,时至今日,也觉得它已经很遥远,与自己无关了。偶尔在电视上看到瞅个几眼,也只觉得闹腾、幼稚、无聊,那些明星多半都不认识,主持人的笑点多半都接收不到,甚至会为自己小时候的品味而感到一丝羞耻。
它很像我们小时候爱吃的那种五颜六色的糖球,在怀旧的时候可能会唏嘘一番,但真要放进你现在的嘴里,你会立刻觉得甜腻而且廉价。
如果何炅和谢娜知道现在的观众对快本是这样的反应,一定会觉得很受伤吧。
创业项目群,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,添加 微信:364884 备注:小项目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wt6.com/1523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