▍沉 静 。
早晨。沐浴。更衣。净手。清洁牙齿。然后坐下来,安静读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。有一种安静而清澈的美。素洁,清晰。中间几度想停顿下来。终于坚持下去。
那是盛夏。酷热难当。几乎要崩溃的热。
读到“般若”二字。读到“无间”二字。读到“大种无差别,大种中无色,色中无大种,亦不离大种。”无得解释,亦不想解释。一种茫然,又一种清晰。
可以无限沉静。
爱这份安然与从容。带着散淡的真实性。
也许当初起这个笔名就意味了一切?雪,清冷冰凉,小,不张扬,在角落的。禅,那样空寂,是一枝花么?读胡兰成,感觉到他的空寂与清幽。字字落处,看似平淡,实则惊心惊艳。他说与自己亲人都不觉得亲,只觉得天地洪荒。风日洒然。并不觉得他无情。他写禅,亦是禅。常人看他的今生今世,窥视与女子们的缠绵情事。特别是写到民国女子张爱玲。都细细窥看。
然而,然而,他心里如是我闻。也无风雨也无情。
情于他而言有之则有,无之则无了。
后来读他的《禅是一枝花》,读到里面的彩画无中心,又不离于心。

插画作者:张健仪,《翎动我心4》,绢本设色,75×55cm,2021年。
?▍朗 然 。
三毛说佛,不可说,不可说,一切皆佛。
不可说——需要解释么?那花月满枝需要解释么?那空灵鸟语需要解释么?那恩与怨需要解释么?此中有真意。不辩吧。仓央嘉措说,除生死之外,一切皆闲事。
如是我闻。
在这样盛夏之日。低头读经书。娑婆世界,万万千悲与欢。大梵天。光音天。
却原来无间是最黑暗。黑得不能再黑的黑。哪里还有道?尽心修炼。把心修成一枝莲花——如是我闻,也无戾气也无粗气。
一物一数。一恒河沙。一沙一界。一尘一劫——何时遇到你?何时遇到劫数?何时遇到喜悦。都是定数。
越来越喜欢宗教的气息。落寞而神秘。读经过程中,感觉到微微的惆怅与不安。亦有喜悦。手心细细地出了许多汗。两个小时,那些奇异的文字跳跃在心里。——想起西藏那些磕长头的人,磕十万个,只为还一个心愿。
起了贪念,或者恶念。会焦虑不安。
不安让人动荡。不安让气场变得杂草丛生,杀气腾腾。都是不悦之物。
年龄长了,心态也些许祥和了许多。读经的早晨,清明而朗然。一处一莲花。在心里,悄然盛开着。
那些杂尘啊,那些无聊的争辩呀,走吧,走吧。
灵性,饱满,寂寞,孤芳自赏。或者,喜悦,淡然,一树一树的花开。或者,你,我。就这样,寂寂长亭。无上佛,妙声佛,满月佛,月面佛。
?
月满天心。凉月亦好。

插画作者:张健仪,《翎动我心1》,绢本设色,75×55cm,2021年。
▍落 寂 。
独坐窗前。闻着一大盆茉莉散发出浓郁的香——那香,是沁人肺腑的香。并不觉得是在盛夏。
煮一锅绿豆汤。开锅五分钟就灭火。喝一个上午。
?
听佛经。清扬而幽凉。总会想起齐豫来。一个年轻时那么叛逆而波西米亚的女子。至中年之后,唱佛经。声音如天籁。性情大变。是什么改变了时间的轨道?是什么,让我们臣服于了这世界……不再纠缠,不再结于一条条绯闻或者消息……张柏芝说,“反正无论如何也要被人说。”这是三十岁的她之后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所说的话。那就沉默吧。她说。经历过风雨的女子,有了一颗禅心若莲,安静地等待着命运的悲与欢。
读经。默默而凉意翩然了。不是那样决绝的闭了一切,那些悲呀欢呀,喜呀,乐呀,还是会夹杂着尘埃而来。这是这个夏天注定的定数。但一切终将过去……如是我闻。洗手,沐浴,写一篇清凉的文字,绿肥红瘦,胭脂裹泪,重重欢喜席卷着那干净落寂的文字,悄然而来。
不可说不可说。
还有一句,叫,一说就错。
你知道菩萨为什么低眉?在光里,在影里。在日照你我和他的心里,有多少不能说?只能选择了沉默。守口如瓶。不发一言。
你知道菩萨为什么低眉?它亦有自己的难言与哽咽。
如是我闻。简单四字。充满了静气与达观。
我爱这浓烈夏日的静气。
更爱这经书里的舒朗与俊意—— 这是贴心的亲人,是在最暴烈时一杯淡淡绿茶。喝了,喝了吧。
一饮而尽。与时间和解了。
如是我闻。我闻的,是那大盆茉莉散发出的香。香到了骨子里,弥漫开来……你,闻到了吗?
?
?

插画作者:张健仪,《翎动我心2》,绢本设色,75×55cm,2021年。
创业项目群,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,添加 微信:364884 备注:小项目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wt6.com/1474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