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量不多28万中1万为民窑,主要是50年代入库。顺/康,60%,雍正/乾隆,20%,其余20%。
铁源:"青花看画,彩瓷看色"。青花一笔下去不可更改,古人运笔流畅,画有神韵,山要厚,水要流,构图比例结构好;字是古代人的写法;青花颜色变化自然;
- 青花
- 顺治:精品多用浙料:一种,延续明深暗浓丽,花纹采用平铺手法,没有层次感;二种,发色青翠鲜艳,画法分出浓淡,初具墨粉五色;秋叶盘:青花深蓝到黑蓝,有晕散,浓处泛黑,不见明早期下凹结晶痕
- 康熙早:胎土不纯,胎中可见杂质和小黑点,手感分量重,青花颜色暗,画工粗狂,有顺治遗风;香炉、罐子、盘、碗多涂酱口,立件多是平底不施釉的涩胎,圆器圈足内多有釉,大多可见明显跳刀痕和粘沙;釉面白中闪青,与顺治接近;
- 康熙中:胎骨明显变白变细,迎光有“糯米胎”现象;由于胎致密度高,比较重,有少部分歪塌变形;釉质从青白变成粉白或者浆白,釉的密度和硬度也变高,墨分五色这时候成熟。
- 康熙晚:胎土纯净,露台处有糯米汁,青花色调由中期变浅,发色出现晕散;相同器物变粗胖,也更矮;衍生品:冬青地青花,青花釉里红,青花加紫;釉面纯白光亮。
- 五彩
- 顺治:
- 康熙
- 顺治工艺
- 早期粗砂垫烧,后期垫饼烧制。器物圈足往往有粗砂粒;
- 胎分粗细:粗胎灰白/灰黄,往往做大件器皿,涩胎平底实足,修胚草率,常见旋坯痕和不规则的跳刀痕,罐类底部有不同程度的内凹;精胎,色白,小件器物,碗圈足内多施釉;
- 大盘出现双圈底,大盘/香炉,有窑裂;
- 花纹地釉中闪青,光平透明。釉层比崇祯厚;
- 圈足:外高内低,斜削足;内外一致滚圆足;粗糙者有粘沙,露胎处微现火石红;
- 盘子器壁深浅不一,折沿盘最浅,其次撇口盘,收口盘最深。
- 胎体薄厚都有,胎薄多为釉底,胎厚多为无釉砂底;薄胎器能透过釉层看到修胎旋纹,厚胎常有颠烧白灰和窑砂;
- 铁源:器型少,器口不圆,底多有粘沙,胎体厚重比前朝坚硬细润;泥鳅背常见;釉面光泽度不强,常施酱口;五彩以红绿为主,色彩对比强烈;纹饰绘画工细,新颖;不见年号,纪念在外壁;
- 康熙工艺
- 胎质整个清代最坚硬细白,淘土细致,泥坯陈腐时间长,瓷器的断面紧实发亮,可见糯米汁现象。
- 釉面有极细的缩釉点,俗称棕眼,针鼻眼
- 器身常见小黑点杂质或小的槽坑
- 顺治画法
- 山形火焰纹灵动飞扬,形状如两三个草书“山”字,顺治独特;
- 鱼鳞草、竹编草、瘦透石、水晕斑、大小交错芭蕉叶;
- 14年以前多隶书款,之后是楷书;
创业项目群,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,添加 微信:364884 备注:小项目!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553388607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wt6.com/14406.html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wt6.com/1440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