旧唐书杜甫传翻译?旧唐书杜甫传翻译及原文注释?

杜甫,字子美,本襄阳人,后徙河南巩县。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。天宝末,献《三大礼赋》,玄宗奇之,召试文章,授京兆府兵曹参军。十五载,禄山陷京师,肃宗征兵灵武。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,谒肃宗于彭原郡,拜右拾遗。房琯布衣时与甫善,时琯为宰相,请自帅师讨贼,帝许之。其年十月,琯兵败于陈涛斜。明年春,琯罢相。甫上疏言琯有才,不宜罢免。肃宗怒,贬琯为刺史,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。时关畿乱离,谷食踊贵,甫寓居成州同谷县,自负薪采稆,儿女饿殍者数人。久之,召补京兆府功曹。
上元二年冬,黄门侍郎、郑国公严武镇成都,奏为节度参谋、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,赐绯鱼袋。武与甫世旧,待遇甚隆。甫性褊躁,恃恩放恣。尝凭醉登武之床,瞪视武曰:“严挺之乃有此儿!”武虽急暴,不以为忤。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,结庐枕江,纵酒啸咏,与田畯野老相狎荡,无拘检。严武过之,有时不冠,其傲诞如此。永泰元年夏,武卒,甫无所依。及郭英义代武镇成都,英义武人粗暴,无能刺谒,乃游东蜀依高适。既至而适卒。是岁,崔宁杀英义,杨子琳西川蜀中大乱。甫以其家避乱荆、楚,扁舟下峡,未维舟而江陵乱,乃溯沿湘流,游衡山,寓居耒阳。甫尝游岳庙,为暴水所阻,旬日不得食。耒阳聂令知之,自棹舟迎甫而还。
永泰二年,啖牛肉白酒,一夕而卒于耒阳,时年五十九。
节选自《旧唐书·杜甫》)
天宝十三载,玄宗朝献太清宫,飨庙及郊,甫奏赋三篇。帝奇之,使待制集贤院,命宰相试文章,擢河西尉,不拜,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。数上赋颂,因高自称道,且言:“先臣恕、预以来,承儒守官十一世,迨审言,以文章显中宗时。臣赖绪业,自七岁属辞,且四十年,然衣不盖体,常寄食于人,窃恐转死沟壑,伏惟天子哀怜之。若令执先臣故事,拔泥涂之久辱,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《六经》,至沉郁顿挫,随时敏捷,扬雄枚皋可企及也。有臣如此,陛下其忍弃之?”
……
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“李杜”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。
节选自《新唐书·杜甫传》)
赞曰:唐兴,诗人承陈、隋风流,浮靡相矜。至宋之问、沈佺期等,研揣声音,浮切不差,而号“律诗”,竞相袭沿。逮开元间,稍裁以雅正,然恃华者质反,好丽者壮违。至甫,浑涵汪茫,千汇万状,兼古今而有之。他人不足,甫乃厌余,残膏賸馥,沾丐后人多矣。故元稹谓:“诗人以来,未有如子美者。”甫又善陈时事,律切精深,至千言不少衰,世号“诗史”。
(节选自宋祁《杜甫传赞》)

译文:

甫字子美,本为襄阳人,后迁居河南巩县。杜甫天宝初年应进士考试而落第。天宝末年,进献《三大礼赋》。玄宗赞叹称奇,召他去亲自考试他的文章,授官京兆府兵曹参军。天宝十五年,安禄山攻破京城,肃宗在灵武征兵。杜甫从京城趁夜逃奔到河西地区,在彭原郡拜见肃宗,被封为右拾遗。房琯还是一般百姓时与杜甫交好,当时房琯为宰相,请求亲自率领军队讨伐叛军,肃宗应允了他。这年十月,房琯的军队在陈涛斜大败。第二年春天,房琯被罢免宰相之职。杜甫上书说房琯有才能,不应罢免。肃宗大怒,把房琯贩为刺史,将杜甫贬出京城做华州司功参军。当时函谷关京畿一带战乱流离,粮食价格猛涨,杜甫便寄居到成州同谷县,自行背柴草拾野菜度日,儿女饿死了几个。很久后,被召为京兆府功曹。

上元二年冬天,黄门侍郎、郑国公严武镇守成都,上书朝廷任命杜甫为节度参谋、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,赐给绯鱼袋。严武与杜甫有世交,对杜甫很优厚。杜甫性情偏狭急躁,依恃恩遇而放纵,曾经趁酒醉登上严武的坐床,怒目直视严武说:“严挺之竟有这样的儿子!”严武虽然急躁暴烈,却没把这当作忤逆之举。杜甫在成都浣花里种植翠竹绿树,在江畔建了一所草堂,平日纵酒吟啸,与田父野老相处无间,毫不拘束。严武去拜访他,他有时连帽子也不戴,他就是如此傲慢放诞。永泰元年夏天,严武去世,杜甫失去了依靠。到郭英义代替严武镇守成都时,英一介武夫颇粗暴,没办法拜谒依傍,杜甫便去东蜀之地依靠高适。到了东蜀,高适却去世了。这一年,崔宁杀了郭英义,杨子琳攻打西川,蜀中一片混乱。杜甫带着全家前往荆楚之地避难,乘一叶小舟下三峡。还未系舟登岸,江陵就发生了变乱,便乘船沿湘江漂流,经过衡山,寄居于未阳。杜甫曾因游览衡山庙宇,被暴雨洪水所阻隔,十多天没能进食。未阳聂县令知道后,亲自划船去把杜甫接回。

代宗永泰二年的一天,杜甫吃了牛肉喝了白酒,一夜之间突然死于未阳,当时年仅五十九岁。

(节选自《旧唐书杜甫传》)

天宝十三年,唐玄宗在太清宫朝献,祭祀天地和祖宗,杜甫进献了三篇赋。玄宗赞叹称奇,让杜甫在集贤院等待诏命。命令相考试文辞,提拔为河西尉,杜甫没有接受任职,后来改为右卫率府曹参军。(杜甫)多次献上赋和颂,趁机大力赞扬自己,并且说:“臣的先祖恕、预以来,继承儒学保有官位十一代,等到(祖父)审言时,凭文章显扬于中宗时。臣依赖继承的祖业,从七岁开始写文章,将近四十年,然而衣不蔽体,常常靠人接济生活,私下里担心会死在荒郊外,还希望皇上同情、怜爱我。如果让臣继承先祖的旧业,改变地位低下的长久的屈辱,那么臣的著述,即使不足以宣扬六经,但极为含蕴深刻、感情抑扬,切合时宜、文思敏捷,可以赶得上扬雄、枚。有这样的臣子,陛下怎能忍心舍呢?”

杜甫为人旷达放荡不能自我约束,喜好谈论天下的大事,(有些)高谈而不贴合实际。年轻时与李白齐名,当时号称为“李杜”。多次饱尝寇贼作乱的痛苦,坚持自己的气节不被玷污。做诗歌,感伤世事同情弱者,忠诚不忘君主,人们爱他的忠义。

(节选自《新唐书·杜甫传》)

赞日:唐朝兴起以来,诗人继承南朝陈隋朝的诗风余韵,以浮艳绮丽的特色相互夸耀。到宋之问、沈期等人,研究揣摩音韵,其平仄规定没有丝毫差池,称之为“律诗”,后来人们竞相沿袭。到了开元年间,才以典雅方正来衡量诗歌,然而依赖形式华美的内容就会空虚,喜欢秀丽风格的就会与雄壮相违。到了杜甫,诗歌意境雄浑开阔无比深广,融合千万风格为一体,古今诗体兼擅长,其他诗人的不足之处,在杜甫这里竟然还可以有超越。即便是小的成就,也泽润了许多后代诗人。所以元稹说:“诗人,没有比得上杜子美的。”杜甫又善于铺陈时事,对格律押韵的把握非常精深,以至于即便是千言万语气势一点都不衰减,世人称为“诗史”

(节选自宋祁《杜甫传赞》)

创业项目群,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,添加 微信:364884  备注:小项目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553388607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wt6.com/13160.html

Warning: error_log(/www/wwwroot/swt6.com/wp-content/plugins/spider-analyser/#log/log-0212.txt): failed to open stream: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/www/wwwroot/swt6.com/wp-content/plugins/spider-analyser/spider.class.php on line 29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