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二货,二杆子,二老板,二汪五,二五眼,二球坯,二忽(二意)……
上述诸“二”,均为蒙元时期蒙古语进入汉语方言区以后所产生的的义项,不可以汉语固有的“二”义释之。
汉语的“二”,为原始计数符号,古文字用两横画表示。广韵音系中读音为Rih(有女罗马字)。可能是发音上的原因,北方阿尔泰语系诸语种尤其是蒙古本族语里面,没有以r为词首的词汇。他们在与外族语言交流时,遇到以r为词首的词汇时,往往要按照本族语固有的“元音和谐”规律,在词首r前另加一个与之相谐的元音。如“俄罗斯”本作Russia,元以前汉译为罗刹或罗斯。进入蒙元以后,受蒙古语译音“Orus”的影响,汉译变为“斡罗斯”或“鄂罗斯”。清康熙时期,将“斡罗斯”或“鄂罗斯”统一称为“俄罗斯”。同样的,蒙古人在向汉人学说“二”(Rih)时,在R前另置一个与i(蒙语中为中性元音)相谐的元音e,读作erih。北方汉人又根据当时汉语的“单音节”发音习惯,转读为er。这是汉语“二”由中古时期的rih音转为普通话读音er的主要原因。
因为汉字“二”书写简单,晋北一带方言里多用其译写蒙古语中的er或e音。具体地:
二货:其中的“二”,含“愚蠢”义,二货即蠢货。其来源为蒙古语中的egedei(口语作e:de:)或ergiguu(口语作ergu:),语义皆为“愚蠢的,昏聩的,愚钝的,糊涂的”。如说某人(或自己)“真二”,意即“真蠢,真糊涂”。
二杆子:方言里将性格暴躁的人称作“二杆子”,为蒙古语egtsis音译,意为“性急的,急躁的,暴躁的,急性子的”。方言里还有“二汪五”一词,实为egtsis与uhag-a ugei合译。uhag-a意为“理智,神志,知觉”, ugui意为“无,没有”。uhag-a ugui即“没有理智,失去理智的”。“二汪五”意指“暴躁且没有理智的人”。
二老板:大同老翟在《闲话“二老板”》中讲到,大同人将女人的一生分为小女女、大姑娘、小媳妇、二老板、老×板五个阶段。“二老板”指生育后当了妈妈的女性。其中的“二”,即源于蒙古语中的egechi或egechimed,作名词讲,前者是对同辈妇女的敬称,按现代习惯,可译为“大姐”;后者指“年长的妇女”。作形容词讲时,二者均有“年长的(专指女性)”语义。
二五眼:该词旧时人们一直在汉语语境中寻找其语义。说古代吹奏乐器有孔眼,没有孔眼的,则两面吹不响。实际上,这个词来源于蒙古语短语eb ur-a ugei,其中eb有“门道,窍门”之义;ur-a意为“技艺,技巧”;ugei意为“无,没有”。eb ur-a ugei,意即“不入门的,找不到窍门的”。
二球坯:方言里的“二球坯”,与“二货”语义大致相似,可作“糊涂蛋”理解。俗语有“二球坯多谛懂会儿”。其来源于蒙古语短语elei belei(其为现代形式),意为“昏聩的,懵懂的,昏昏沉沉的,迷迷糊糊的,糊里糊涂的”。
二忽(二意):方言里是“拿不定主意”的意思。其中的“二忽”为蒙古语eregeljel(口语作ergelzhil)简译形式,意为“犹豫,迟疑,踌躇,顾虑,疑虑,彷徨”。与汉语“三心二意”之“二意”组合,意即“拿不定主意”。
二混混:方言指不务正业,跟着别人瞎混的人。其中的“二”,为蒙古语erbeljexu简译,意为“(跟着人)凑热闹的,瞎忙”。(宋旭 )
来源:雁门文丛
创业项目群,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,添加 微信:364884 备注:小项目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wt6.com/10540.html